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缘故,身材结实,精神饱满的翟贤亮,像是北方大地上的一株高粱,给人一种沉稳、质朴的印象。8月中旬一个高温的午后,我来到了他的工作岗向他请教电焊知识,顺便对他作一次采访。
翟贤亮来自河南周口农村,年轻时在家爱伺弄机械,练就一手电焊技术。十几年前亲朋好都奔向东南沿海温州,翟贤亮感到种几亩薄地,没多少产出,于是也来到了温州进了乐清一家电器企业,当起了电焊工。然而那家企业订单很少,年富力强的翟贤亮良禽择木而栖,继而选择了泰昌,从此一待就是十年,再没有离开过。
翟贤亮进泰昌是2002年6月,他见证了泰昌这些年的快速发展,也为之奉献了青春和汗水。 “那时公司名气不大,设备简陋,技术力量薄弱,所接订单太都是省内的零星订单,公司月产能在一千吨上下徘徊。这十年泰昌发展太神速了,真是今非昔比,技术成熟了,工艺有很大改进,月产能上万吨……”说起这些他神采奕奕。
说着,他开始工作了,只见他右手握操作器,左手扶着铁钩,钩住一块已点装好的连接板,吊放到工作台上调整角度。“连接板的角度摆放非常重要,对工作质量影响很大”,他一边操作一边介绍,说着便麻利地取出量角器测量连接板的角度,接着左手戴上面罩,右手握着焊枪开始焊接了,只听得嗡嗡声响,焊花飞溅,烟雾迷漫……三分钟工夫,他一气呵成完成了一件产品的焊接工序。
放下手中的焊枪,他介绍道:“进公司整整十年,我的收获当然也不少,刚来时还是手工焊,焊条不时要更换,焊接的质量也没法与现在相比,现在的气刨焊,速度快、质量好,中间无需停顿,效率至少是手工焊的十倍。”
接着,他笑着指着刚完成工序,“这个起点与结尾的焊点叫满焊,要求焊接饱满;中间的平缝要求平整、光滑、美观,务必没有一个气泡。技术需要时间的沉淀,要做好还真的要沉得下心来,不然很难达到这个水准。”接下来他又介绍起焊接技术的重要性来,“技术不好的,焊接不平,既浪费了焊丝,还增加了后面的打磨工作量。要是焊缝上出现气泡,还会影响到后面的镀锌工序,一返工就增加成本。”
从一名普通的车间技工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,其实一路伴随翟贤亮的同样有迷惘中的烦恼,有磨砺中的痛苦,但更多的是他一步步攀登和追求的坚实脚印。
“十年来翟贤亮每天认真负责地完美完成每一件产品,他勇于挑战,做出来的产品质量过硬经得起推敲。因有甘于枯燥的精神,铸就了他一手炉火纯青的技术。”站在一旁的板材车间主任陈钦烨如是点评。
翟贤亮的工作的确是熟练生巧的工作,这个岗位有苦有乐,最苦的是现在的三伏天,气温达到了35度,焊接时电风扇是不许开的,而焊接点的温度高达5500度,他一天下来衣服是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。加上工作环境嘈杂,每人一个工作台,常是一天难得说上一句话,有时心情难免烦躁。好在翟贤亮看着自己做的产品用于国家重点工程,感觉到工作很有成就感,心里又觉得甜滋滋的。
十年如白驹过隙,翟贤亮人生最美好的十年是在泰昌度过的。他笑言:“这十年是我收获最多的十年,因工作稳定,收入不错,家里盖上了楼房,买了辆大货车交给两个儿子经营,一家生活过得不错,如今对工资的多少,也不会特别在乎,在这里工作有感情,在焊花之中我感受到了乐趣”。说着这些他又呵呵地笑了,从他的笑声中我清晰地感受到他的爽朗和快乐。
集团办公室供稿